短发月眉,未语先笑,亲切如邻家姐姐,她就是青山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司法统计员——袁静。她的一天,在查审限、分解任务、统报表等工作中度过,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内容,却密切关联着青山法院审判执行的全局。
司法统计工作是通过审执指标对每个审判人员审理具体案件进行管理、监督,根据收集、汇总的量化信息,在微观上对全院的审判执行实施指导性管理,掌握个案审理的细节变化;在宏观上掌握全院审执工作的进度和其他综合情况。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员配备的要求相应也较高,他们要有对数据的敏锐度以及对工作的责任心。袁静同志就是这样一名优秀的司法统计员。但是,袁静作为司法统计人员也是半路出家,她原为青山法院刑事审判庭员额法官,在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后因工作原因,调整到审判管理办公室。面对纷繁复杂的司法统计工作,袁静从头开始学习,凭借着坚实的法律基本功、刻苦钻研的精神以及对任何工作都认真负责的态度,很快拿下了司法统计的任务,完成了从一名“前线士兵”到“指挥部参谋”的华丽转身。
司法统计并非简单地数据罗列与堆积,而是要紧紧盯住重点指标,根据上级法院下达的指标逐项分解任务,同时还要随时针对院内弱项指标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发挥参谋作用。2022年高院下达最新的审执质效考核指标数据以来,要求对审执工作39项指标进行分析,这对司法统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袁静同志面对新领域新任务,从未叫苦喊累,在每天的工作中认真分析研判高院的指标数据,将本院数据与他院进行分析比对,分解指标,研究对策;根据中院下达的结案任务,对本院结案进行预判分解,督促法官完成任务,在每月月初都会对我院39项绩效指标情况进行分析,形成通报。除此之外,她每月还要整理长期未结案件台账,对于新增案件,仔细核查原因,并对预期结案时间进行更新、汇总......司法统计工作,千头万绪,不胜枚举,但袁静正是以她这种时不我待的精神,督促和激励着审管办全体成员和青山法院每一名干警。
4月,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节奏,袁静同志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加入抗疫队伍。“下楼做核酸了,带上身份证、健康码”,拿着大喇叭,伴着嘶哑的声音和凌晨4点多的微光,一栋一栋的喊着,一遍又一遍地向居民进行解释,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居民核酸检测动员工作。
在单位,袁静同志是不可或缺的司法统计人员,回到家,她还是一名中学生的母亲、一位患病母亲的女儿。法院的司法统计工作繁重,时常需要加班加点理数据出报表,但儿子学校课业繁重,又正值青春期,更需要家长的陪同和开解;母亲身患重病,作为女儿的她却不能时时陪在身边,对工作袁静始终无愧于心,但对家庭,她总是心怀歉意。平凡成就伟大,英雄不问出处。在袁静同志任职期间,先后获得优秀法官助理、优秀裁判文书制作人、办案标兵、优秀信息员等荣誉称号。在平凡的岗位上,袁静同志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做好每一次统计工作,以执着的精神追求着不平凡的人生价值,为确保司法公正默默奉献,平凡却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