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工作站是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站,也是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桥头堡”,更承担着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青山法院依托“法官工作站”平台打造专职、专业特邀调解员培训基地,为持续推进诉源治理和靠前解决矛盾纠纷培养有生力量。
2022年以来,青山法院法官工作站与当地党委、政府以及司法所、派出所等机关建立联动机制,夯实“一街道一站点”的调解员队伍建设,至今已经成功打造覆盖全辖区的“10+2”法官工作站体系,切实发挥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法官工作站”依托人民调解平台,在线对接基层解纷力量,通过群众预约和主动入驻调解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法律咨询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三结合”模式,为辖区群众提供矛盾调处、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便民服务,具体包括排查矛盾隐患、参与纠纷化解、开展法律培训、进行法治宣传、协助案件送达、强化巡回审理、引导执行和解、化解涉诉信访等。
2023年,青山法院将继续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为契机,多措并举进一步强化法官工作站建设,持续优化升级法官工作站职能,全面提升驻场特邀调解员业务能力与专业素养,密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基层预防化解纠纷网格,力争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把调解基层矛盾纠纷作为“契机点”。在法庭里可能要开好几次庭的案件,在老百姓的家门口就可以圆满解决,这就是法官工作站设立的初衷。青山法院“10+2”法官工作站立足贴近群众、贴近基层,在司法便民、利民和为民上下功夫,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法官工作站实打实地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群众,察民意、解纠纷、办实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基层一线的“调解员”,在与基层群众“零距离”接触中,及时将社会矛盾、风险化解于萌芽、末梢,真正将司法服务打造成民生工程。
把延伸法治宣传讲解作为“支撑点”。法官工作站的设立不仅仅是用心用情调解好每一起司法案件,更是通过案件的调解,把司法职能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每个角落;建立法官工作站调解工作群,定期宣传讲解普及老百姓重点关心的法律事项和法律知识,连接审判和延伸职能的中枢点,畅通区域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以青少年法治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小手拉大手分享法律知识的方式,进一步筑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群众基础。
把基层法律知识答疑作为“突破点”。让每一个提问都有“回音”是法官工作站设立的重要目标,不定期的咨询活动,已经成为我们的课外实践课堂,能够更贴近群众,把在书本上学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也提高了适法能力,在学好法律规定“有字书”的同时,读好司法实践的“无字书”。群众的矛盾点在哪,法官工作站的调解、咨询服务就进行到哪,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官司不出基层,矛盾提前化解”,真正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层治理”。
以法官工作站为服务阵地,持续释放“下沉式”党建品牌潜力。加大与社区、企业和群众等主体协调联动,定点定期开展党建提升、法官值班、企业走访联系、企业家座谈会、法治宣传等活动,及时了解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帮助人民群众解疑释惑,征求对法律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将法治精神精准渗透、浇灌到群众心中,真正将司法服务打造成民生工程,为疫情全面解封后企业复工、复产及人民群众干事创业增底气、添信心。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在新的一年里,青山法院法官工作站将致力形成诉源治理、多元解纷、普法宣传的机制合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需求,让司法服务触手可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打通基层法治的“神经末梢”与“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