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简报
【青小法普法课堂】“执前督促”是什么?戳进来告诉你
作者:赵玉婷  发布时间:2023-12-20 09:02:10 打印 字号: | |

       执前督促:是指在裁判文书生效后,在执行立案前由法官通过适时提醒、法律释明、说服教育及后果警示等多种形式,督促义务人主动履行义务的工作机制。为了能够引导当事人主动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加强执源治理,青山区人民法院积极开展执前督促工作,快来跟随青小法一起学习!

       执前督促程序有哪些好处呢?

       执前督促对于申请人不仅节约执行时间,还及时兑现了胜诉权益,而对于被执行人而言,执前督促还能避免因执行程序启动后账户冻结对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不会因有执行记录而在贷款、招投标等领域受到限制。此外,执前督促还能有效化解双方矛盾,修复破损的社会关系,构建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

       青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2023年11月中旬成立执前督促团队,截止目前已通过执前督促促使申请人撤回执行申请15件,快速执结案件30余件,平均结案用时5个工作日。下面,一起来看几例典型案例吧!

       一、房产过户难以履行 强制执行三日结案

       吴某申请执行张某及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办理产权变更登记一案,经执前督促了解到,申请人房款已付清,办理产权登记的材料均已齐备,仅因被执行人张某不予配合导致无法过户。执前督促立案后次日,经与双方当事人沟通,执行干警陪同申请人前往产权登记机关办理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申请人自愿缴纳了执行费,案件三日内结案。

       二、立案次日线下扣划 千万案款五日到账

       曹某申请执行陶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在首次约谈时,办案法官了解到,该案在诉讼保全阶段已经冻结被执行人银行账户,因此进入执前督促程序,双方均同意通过扣划被保全的银行账户履行案款。该案及时立案后,发现账户系在其他法院诉前保全阶段冻结,后因管辖移送至本院审理,无法通过办案系统线上扣划案款。执前督促团队干警在立案次日前往银行线下扣划,通过财务审批放款后,申请人在立案后第五日收到案款一千余万元。

       三、执前督促撤回申请 修复破损亲情关系

       在赵某、孙某申请执行赵某某一案中,经执前督促,被执行人在督促期内与二名申请人一起来到法院申请撤回执行案件。原来被执行人是二名申请人的三女儿,二名申请人称申请执行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而是在大女儿的胁迫下签字,通过法院发送的《督促履行告知书》才知道原来案件即将进入执行程序,因此前来撤回案件。

四、工程欠款难付 执前督促保信用

       王某申请执行青山区某局(政府部门)一案中,经执前督促得知青山区某局已将执行依据的判决书判决的金额上报财政审批,某局称其必然履行生效判决,只是财政审批放款需要时间,执前督促团队在与申请人沟通后取得申请人的理解,双方签订协议,申请人自愿撤回执行申请,减少了涉府执行案件对政府公信力产生的不利影响。

       执行工作承载了胜诉当事人对司法公正的最终期盼,青山法院将执行工作前移,推动实现执行案件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治理转变,营造鼓励自动履行、支持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在此,青山法院@全体被执行人,请如约履行生效裁判载明的义务,避免因不履行生效裁判载明的义务对个人生活、企业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