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简报
【工作要闻】青山区人民法院 2023年“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履职报告
作者:祁 昕  发布时间:2024-02-02 08:40:54 打印 字号: | |

       按照2023年度普法工作相关安排,现将青山区人民法院普法工作职责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保障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充分发挥院党组在推进本院法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定期听取关于本院开展法治建设、依法履职及“三重一大”事项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本院法治建设中的各项问题。将法治建设工作目标纳入本院年度工作要点、总体发展规划、干警考核目标,明确落实法治建设的工作思路和任务要求。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制度纳入党组“第一议题”、作为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围绕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举办法官论坛、专题研讨,组织干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习交流,撰写学习心得,切实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对新入职干警、司法辅助人员进行业务理论培训、考核,增强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实效性。

       三是深入学法宣讲。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院领导班子围绕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工作主题,带头讲党课。充分发挥本院“10+3”法官工作站工作网点及本院自媒体政务平台、各类普法阵地作用,围绕重要法治宣传节点,组织线上线下宣讲、大屏小屏互动,组织普法讲座、巡回审判、以案释法活动,向群众讲好法治故事,增强法治观念,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紧密结合“两件大事”,开展“六部促进条例”学习、宣传,坚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具体工作职责和成效

       1、落实总体安全观,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一是积极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紧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目标任务。二是树立现代刑事司法理念,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不断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三是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深化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依法严惩重大责任事故、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四是强化少年法庭人员配置运行,由本院员额法官担任辖区内两所中学法治副校长,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坚强法治堡垒。

       2、充分发挥民商事审判职能,强化民生司法

       围绕“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持续加强“府院联动”机制下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配合。深化家事审判改革,加强婚姻家庭解纷司法服务品牌打造。速裁团队负责案件的速调快审,对案件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的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实现一审终审,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为人民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提供更便捷、更合理、更高效的方式与途径。

       3、巩固攻坚成果,保持执行工作高水平运行

       构建“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的执行指挥中心“1845”实体化运行模式,完善“执行110”、执行预约等便民服务平台工作机制,推动“人员分类、事务集约、权责清晰、配合顺畅”的执行团队链条化、扁平化高效运行。加强执行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一案一账户”,实现人案款精准对应、进出账全程留痕。

       4、深化多元解纷,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多元解纷组织架构“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紧扣“抓前端、治未病”工作思路,持续打造“2+2+N”多元解纷体系和“10+3”法官工作站服务阵地。目前全院已基本建成涵盖劳动争议、家事纠纷、道交医疗、房产物业等多个领域、类型较为齐全的民商事纠纷诉前多元解纷体系,形成服务企业、群众,参与优化营商、普法宣传、矛盾化解,多元联动调解的工作“新常态”。

       二是坚持能动司法彰显司法为民担当。打造包头装备制造园区“法院+工商联”惠企服务平台,聚焦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法律风险、诉讼需求,为企业保驾护航。完善房产物业法庭工作机制,有效化解物业服务企业与居民间的矛盾纠纷。法官带案进入工作站,指导调解、为群众解纷止争,将优质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诉讼服务中心坚持“线上”“线下”并举,依托云上调解、在线司法鉴定、道交平台等智慧法院设施,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诉前调解、诉调对接、司法确认等服务,擦亮便民诉讼服务窗口。

       三是多元解纷工作队伍成长壮大。坚持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政协+法院”等平台,吸收律师、政协委员、退休法官等特邀调解员,积极参与诉源治理、执源治理,在案情调查、文书送达等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改进:

       1、理论学习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2、法治建设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3、重点质效指标有短板

       2023年的工作方向和普法计划:

       一是筑牢政治忠诚,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决履行重大事项向党委报告制度,切实把对“两个确立”的深刻理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深入落实新形势下法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在司法实践中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履行好人民法院的职责使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是坚持公正司法,回应群众关切。弘扬“蒙古马”精神,服务保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和电信诈骗、非法集资、养老诈骗等涉众经济犯罪,打好常态化扫黑除恶持久战。加强《民法典》的宣传,妥善审理涉民生领域案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快推进“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持续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及时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利。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优势,用智能化手段有力提升审判质效,创造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

       三是拓展诉源治理,服务发展大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优质司法资源注入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青山区人民法院“10+3”法官工作站基层服务“桥头堡”作用,加快巡回审判法庭、派出法庭建设和实体化运行步伐,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菜单式”“定制式”诉讼服务,以“有解思维”推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解纷格局。

       四是深化司法改革,筑牢法治根基。践行“八五”普法规划,延伸法律职能。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通过深化司法公开、强化裁判文书说理、发布典型案例、举办公众开放日等活动,传播法律知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规范司法权力运行。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