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青山区人民法院“人大代表+法院”多元纠纷化解工作室揭牌启用以来,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参与诉前调解工作,充分发挥纽带桥梁作用。近日,青山法院乌素图法庭石新栋法官联合人大代表特邀调解员范丽颖成功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原告某公司与被告某不锈钢公司有多年的业务往来,2021年,双方因一份合同中的尾款支付产生纠纷,因在数额、质量等方面双方存在争议,长期未能解决,使两家公司未能继续合作,还产生了一定矛盾,合同关系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
从诉讼服务中心拿到案件后,石新栋法官考虑到两家企业具有长期的合作基础,从缓和企业矛盾、实质化解纠纷等方面考虑,与双方进行了多次沟通,充分听取双方意见,释法明理,积极引导双方当事人进行诉前调解。次日,石新栋法官邀请人大代表特邀调解员范丽颖参与调解。法官与调解员通过耐心沟通解释、仔细陈述利害关系, 从下午两点到傍晚六点,在经历了约四个小时的诉前调解后,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被告当庭履行完毕,诉前调解成功。至此,一起合同纠纷得到实质化解,双方握手言和,并表示会考虑今后的继续合作。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典故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流传已久,同时也是青山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中心文化墙的内容之一。青山区人民法院始终注重将和谐礼让精神、双赢共赢理念融入民商事调解,高质高效化解纠纷,使企业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正常经营,激发市场内在活力,同时推动纠纷的实质化解。
下一步,青山法院将继续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功能,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秉持能动司法理念,努力为辖区营商环境优化提供更好的司法保障和服务。同时,也将持续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络交流、协调配合,充分发挥“人大代表 +法院”多元解纷工作室的优势,擦亮“包融共治”诉源治理特色品牌,构建“多元+全程”立体化解纷新格局。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化解、实质性化解,更好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