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发展服务企业举措,助力诚信建设工程走深走实,近日,青山区人民法院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巡回法庭积极能动司法,通过调解打开涉案双方企业的“心结”,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诉讼成本,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本案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原被告双方均是企业,案件诉讼标的为100万余元,诉讼过程中原告企业申请保全被告企业的财产。法官在对案情调查过程中发现被告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一家规模较大的企业,该企业一直运行良好。考虑到被告企业对案涉标的应当有足够的履行能力,如不经调查了解,仅依据原告的保全申请简单粗暴的对被告的财产采取查封、冻结措施,可能对企业运行造成较大的影响,不利于营商环境的健康发展,法官在征得原告企业的同意下,及时与被告企业进行沟通。经了解,被告企业认为原告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违反了合同约定的义务,因此不愿主动履行。
“一纸判决容易,但不能实现最佳的办案效果。”法官没有机械办案,而是精准把握能动司法的切入点、着力点,本着护航企业健康发展,避免因保全措施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的原则,通过多次耐心细致的释法明理,使原被告企业放下“心结”,达成调解协议,原告不再申请对被告名下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一起涉企纠纷就此圆满解决。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软实力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下一步,青山区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聚焦企业需求,积极能动司法,创新工作举措,优化工作模式,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