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法官?有人答重任在肩,寄望所向;有人答如我在诉,念兹在兹;有人答法槌敲落,定分止争。有多少孜孜不倦,有多少上下求索,就有多少种关于法官的答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实“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即日起,青山区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开设【法官日志】专栏,聚焦审执一线法官视角,感受法官办案背后的故事,聆听法官办案中的所思所感,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今年五月份,诉讼服务中心给我委派了一件劳务合同纠纷案件进行诉前调解。在诉服中心调解室,我第一次见到了原告李某某。他穿着简陋,情绪激动,看到我更是语无伦次。递给他一杯温水后他情绪逐渐平复,于是我陪他坐在调解室旁边的座椅上休息,静静聆听他的诉求……
通过两个小时的交谈我了解到了该起纠纷的基本情况。原来,在2023年上半年,李某某通过朋友介绍与本案被告孟某某相识,后两人在电话交谈的过程中孟某某告诉李某某有一个搬运货物的活,双方经协商约定原告李某某连人带车干这个活,包天为主,一天1300元,如有零活按工时计算,两人对此达成共识。直至2023年11月扣除被告已给付的费用,被告共拖欠原告劳务费近4万元,2024年3月被告给付原告5千元,现仍欠3万余元未给付。在索要未果后,李某某将孟某某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给付该款项。
将李某某送走后,我仔细查阅了案卷。
为了“案结事了人和”,我约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在调解当天,被告本人并未到庭,仅有被告诉讼代理人参加这次调解,于是我与被告诉讼代理人反复多次沟通,多方面做工作,多角度释法明理,通过代理人引导被告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最终原告同意将诉讼请求降低为2万元,但被告同意给付1.5万元。
调解陷入僵持阶段,但是我还是不愿放弃。再次与双方沟通时,希望双方都能彼此换位思考一下,各退一步,没必要因为这一桩小小的纠纷破坏了朋友之间的情谊,案件尽快解决双方还能放下心结,腾出时间去赚钱。最终,在我耐心细致的调解下,双方终于以2万元的劳务费达成调解,被告即时履行,案件一次性处理完毕。
每当宁静的夜晚褪去白日的喧嚣,我总会沉下心来复盘这一天的工作历程。看似家长里短的“小案”,却连着民心,关乎民生,体现着人民群众对司法正义最朴素的感知和评价。我想,作为一名法官,每一个案件得到圆满处理,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就是对自己努力付出、辛苦工作最好的回报。感觉这一天自己没有白忙碌,于是在心满意足中安然睡去。
法官职务的尊荣感不是天赋、不是技能、也不是能言善辩巧舌如簧,而是所有当事人的认可与那一声由衷的感谢以及人群中再次见到你时发自肺腑的真诚问候。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要继续践行司法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