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观《执行法官》有感:要让司法有温度、力度和深度
作者:刘小英  发布时间:2024-07-26 08:52:40 打印 字号: | |

       持续热播的《执行法官》刚刚落幕,同事们看完后都纷纷感慨:“看剧仿佛在加班”。剧里的主人公齐麟在执行局轮岗半年,他执行的那些看似热闹混乱的执行案件,其实也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真实案件的缩影。这部电视剧凸显了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艰辛和智慧,更展现了新时代司法工作的温度、力度和深度。作为一名法院干警,我在看剧的同时,也在告诉自己,要肩负时代担当,要永葆初心,回应人民群众的真正关切。

       剧中楚云法官强腾一间店铺,各项手续齐全却遭到被执行人父母抵抗,法警追回老赖李仁,反遭跳楼威胁,在执行马场案件中,被执行人叫来一群人阻挠执行……

       面对有能力履行而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执行干警需要以雷霆之力,使用查扣冻甚至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和手段,打击逃避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在促进形成“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罚”的社会共识上求实效,把讲诚信、守信用的氛围营造起来,由强制执行转变为主动履行,助推法治青山,诚信青山建设。

       剧中齐麟为防止被执行人再次转移财产,上演了一出“夜探马场”的惊险剧情,虽莽撞有失,却生动的展现出执行干警为了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与逃避执行的“老赖”斗智斗勇。

       在矛盾纠纷日趋增多的社会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于提升执行效率有期待。这就需要我们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更新能动司法理念,深入开展执源治理,不断提升执行质效。要用自己的智慧与策略,破解一个个执行难题。只有让纸上判决成为胜诉方腰包里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才能实现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正义。

       剧中楚云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她一板一眼,铁面无私到不近人情。当齐麟向其询问姑妈的案件时,楚云第一时间要求齐麟填报“三个规定”。

       为切实排除各方面对司法活动的违规干预、不当干扰,确保司法公正,国家从司法机关外部、司法机关内部、司法人员对外接触交往等三个维度构建起了一套防止干预司法、保障司法公正的制度体系,即“三个规定”。这就明确的告知我们不论是执行时规范地自报家门表明工作意图,告知权利义务和拒执的法律后果,还是私下拒绝任何可能插手干预过问案件的行为,不参加不适宜的私人聚会,都是作为一名法院执行法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这不是剧情演绎,是每个法院人心中都必须拥有的一把尺子。

       剧中齐麟得到执行二庭全体人员认可,赢得庭长楚云尊重,完美解决了长期信访户张大爷一家的难题。正如楚云庭长所说,那面“怀爱民之心 办利民之事”的锦旗是来自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共同的认可,难能可贵。

       执行作为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关口,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一味的强制执行,而是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寻求人性化的解决方案。法不外乎人情,做通“人”的工作,需要我们将心比心,“如我在执”,认真聆听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甚至案外人的心声,有时候多一份理解,用春风化雨般的温暖去理解、体谅各方,帮助各方解决问题,真心换真心,才能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切实解决执行难,在执行工作中做到既解“法结”,又解“心结”,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