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北疆枫桥】青山区人民法院“政协+法院”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纪实
作者:潘  骥  发布时间:2024-10-22 08:38:51 打印 字号: | |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人民政协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等重要指示精神,青山区政协与青山区人民法院齐心协力构建“政协+法院”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由区政协向区人民法院推荐政协委员积极参与人民法院委派案件调解工作,主动开展法律宣传等相关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2022年9月,青山区政协与青山区人民法院于启动了“青山区民商事纠纷化解机制律师调解试点项目”,正式建立起“政协+法院”解纷工作机制。经过两年多的实际运转,这一调解工作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证明,政协机关参与多元解纷工作,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途径,政协委员、律师代表深入群众、专业高效的优势,使得人民法院开展调解工作有了更好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政协力量与法院力量的结合,能够提高解纷效率,降低诉讼成本,优化司法资源,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两年以来,区政协共向法院推荐各界政协特邀调解员60人,法院共向政协调解员指派各类诉前调解案件1183件,调解员全部接收,调解成功733件,成功率为63%。区政协及区法院组织调解员参加各类业务技能培训15次,区法院组织编撰《政协+法院多元解纷典型案例》三批次共计31个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青山区 “政协+法院”工作取得新进展。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广东省肇庆市、河南省郑州市等政协及法院相关领导带队到青山区综治中心法官工作站及房产物业法庭调研“政协+法院“工作开展情况;多家央媒深入青山区综治中心法官工作站采访、报道青山区“政协+法院”工作开展情况;区政协联合区法院拍摄了《政协调解员说调解》系列访谈节目,目前已经拍摄三期,让调解员出镜现身说法普及法律知识,得到了社会普遍关注。青山区“政协+法院”这一创新多元解纷机制在群众中间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逐步构建起具有青山特色的“多元+全程”立体化解纷新格局。

       “政协+法院”多元解纷工作经验总结

       形成完善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党委政府主导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健全协调机制,完善联席会议机制,定期通报工作进展,研究多元化解纠纷政策举措,形成纵横联动、开放融合、集约高效的纠纷解决格局。

       建立完善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长效机制不断创新调解方法,提高社会矛盾化解整体合力。积极主动争取地方党委与政府支持,统筹构建财政为主、社会支持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经费保障机制,实现政协委员参与调解工作可持续发展。

       健全调解员队伍分类分级管理与培训机制建立调解员动态分类管理机制,定期开展调解员等级评定工作,积极打造政协金牌调解员,完善调解员分层培训制度,切实提升调解员的专业素养和解纷能力,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

       形成类型案件的矛盾纠纷快速化解模式进一步探索诉前调解前置工作方法,诉中委托、参与执前督促程序等覆盖诉讼、执行全过程的“多元+全程”调解方式,推动调解工作进一步深化发展。加大力度提炼“政协+法院”多元解纷机制典型案例,大力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立政协法院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法院与政协常态化长效化沟通交流机制,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加强政协委员沟通联络工作,深化“鹿法同心圆”联络工作品牌,认真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和建议,通过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不断改进法院工作。

       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提升多元解纷效能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化手段,推动多元解纷工作线上线下功能互补、有机结合,积极推广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鹿智慧联合调解小程序等线上平台深度应用,不断扩大共享法庭覆盖率,用心用情为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好的数字化司法服务。

       “政协+法院”多元解纷工作未来计划

       下一步,区政协和区法院将持续推进多元解纷工作,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创新路径和方法,引领、推动和保障多元解纷力量资源协调参与,进一步打造好“政协+法院”包头品牌,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打造“北疆枫桥”特色解纷品牌,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包头、法治包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