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区人民法院房产物业法庭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专门审理物业纠纷案件的专业性法庭,是集物业纠纷源头治理、专业调处、诉调对接、示范诉讼、执前督促于一体的一站式物业纠纷疏导、化解平台。法庭从物业纠纷成因的两个方面出发,有针对性的从四个维度提出物业纠纷治理措施,建立化解物业纠纷的六步链条,形成具有青山特色的物业纠纷化解“246”工作法,打造“宜居青山 法润万家”物业纠纷源头治理品牌。
精准锁定物业纠纷“2”方成因
物业纠纷成因可以归结为2个方面的因素,在物业服务企业方面,物业服务质量存在瑕疵,如保安、保洁、绿化、公共设施维修维护等物业服务不到位、未及时响应业主诉求、服务态度不好、占用业主公共收益、以不当方式催收物业服务费等;在业主方面,对物业服务范畴、物业服务费的交纳存在认知偏差,如将房屋质量等开发商责任、与邻居产生的相邻关系纠纷等归责于物业服务企业;认为房屋闲置、物业服务质量有瑕疵或合同无效即无需支付物业服务费等。
构建“4”层物业纠纷治理架构
一是促升物业服务质量,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公平正义的新期待。
法庭与行业主管部门对接,将物业纠纷成讼情况纳入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对诉讼过程中发现的物业服务质量瑕疵督促整改。
二是以“三巡回”多角度多层次开展普法宣传,提升法律认知。
法庭通过“物业法律明白人”巡回讲堂、巡回调解、巡回审判、制发物业法律知识问答电子海报、录制普法视频等多种形式,增强物业服务合同双方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三是构建基层物业纠纷多元联动、多元解纷机制
建立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商事调解、司法调解分层递进横向覆盖;街道、社区、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司法机关纵向贯通的网格化物业纠纷化解体系。形成源头预防、非诉挺前、多元化解的分层递进前端治理架构。在横向覆盖方面引入四家调解组织调解物业纠纷。在纵向对接方面形成人民法院、街道党委、住建主管、政法委综治四线合一的解纷合力。
四是开“良方”、治“未病”、促善治
制发《物业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物业合同纠纷案例指引》、开展《枫桥式物业纠纷化解模式的实证研究》专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向青山区人民政府发送《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法院关于加强物业行业监管协同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司法建议书》。
“6”步链条化解物业纠纷根据物业纠纷案件性质、特点,建立“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督促程序、立案审查、示范诉讼、执前督促”六步化解物业纠纷链条。该六个环节环环相扣,有序衔接,形成全链条式物业纠纷治理层级。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青山区人民法院房产物业法庭将持续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物业纠纷多元化解及联动机制,推动物业纠纷基层社会治理与住建部门基层治理项目的深度融合,促进物业纠纷的源头预防和实质性化解,在贯彻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道路上,续写新的动人篇章!